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中国通史TXT下载 >> 中国通史章节列表 >> 中国通史最新章节

第九卷-中古时代-明时期 27

作者:中国通史 下载:中国通史TXT下载
    万历三十八年(10),钟惺考中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次年,他以奉节使臣出使成都;后又出使山东。万历四十三年(15),再赴贵州,主持乡试。钟惺自编《诗归》,倡幽峭诗风后,为诗也由清绮而转为孤深,遣词用字,力求含蓄隐晦,刻意表达深僻之旨,以树帜诗坛。他在《江行俳体》等诗中,以怪字、险韵来加强诗歌的诙严,如“舟卧梦归醒见水,江行怨泊快看山”等④,未免雕镂太多,僻冷不畅,显得晦涩与佶屈。

    谭元春此时的诗风,也趋向怪僻,如《读曲歌》云:“交欢久,贝齿有时落,欢独长在口”等①,不仅生硬陡峭,而且支离破碎,“莫辨阡陌”②,有如游戏。

    然而,他们的诗风虽然因刻意别创一格,从纠偏俗浅而流向僻涩,但他们的散文却保持原来的清丽明畅本色。钟惺在每次奉使归来,都写下一些散文,记述沿途风物,如《浣花溪记》、《修觉山记》、《梅花墅记》等,绘景抒情,情景并茂,文采鹰扬,朗朗上口。谭元春也好游佳山秀水,所写《游玄岳记》、《游南岳记》等,亦绘声绘影,一波三折,引人入胜,颇为流畅耐读,与诗风的晦涩迥异。钟惺在谭元春游南岳归来后,为谭的书斋取名为“归岳堂”,以祝贺他外出创作的成就。

    后来钟惺迁工部主事,又由北京调往江南,任南京礼部祭祠司主事,迁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

    在南京时,钟惺简淡自持,于秦淮河畔租一楼屋,伏案读史至深夜,每有所得辄记之,撰成《史怀》一书,评论古史,“多所发明,有古贤所不逮者”③。

    天启初年,钟惺升任福建提学佥事,他在闽中仍倡幽峭诗风,并且参以禅旨,令人莫测高深,有“诗妖”之名。江南张泽、华淑,闽人蔡复一等,倾心附和,把钟惺奉为“深幽孤峭之宗”④。不久,钟惺因丧父,回家守制,竟于天启五年(25)病逝于家,享年五十二岁。后人将他的诗文辑为《隐秀轩集》。

    谭元春在钟惺去世后两年,考中举人。崇祯年间,他活动于南京、苏州、杭州一带,与“复社”名流茅元仪、宋献孺等往还,诗酒唱和,并写下《游乌龙潭》等风格秀雅的散文名篇。崇祯十年(37),谭元春赴京会试,不幸病死于旅舍①,享年亦五十二岁。他的诗文,后人辑为《谭友夏合集》。钟惺、谭元春,为扭转明末诗坛平俗肤浅流弊,力倡幽峭,诗风亦由清丽而变为僻涩,影响一时,人们因他们都是竟陵人,故称钟谭这一文学流派③同上书,《钟提学惺》,第571页。

    ④钟惺:《隐秀轩集·江行俳体》。

    ①谭元春:《谭友夏合集·读曲歌》。

    ②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谭解元元春》,第572页。

    ③施蛰存:《晚明二十家小品》,附《钟惺传》,第368页。

    ④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钟提学惺》,第570页。

    ①据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十八《谭元春传》,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347页。为“竟陵派”。

    第四十二章董其昌陈洪绶第一节董其昌董其昌(1555—36),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府上海县董家汇(今属上海市)人,①贵显后移居松江府华亭县(今松江县城内)。出身于一个穷秀才的家庭,只有“瘠田二十亩”②,生活较清寒。年轻时董其昌究心经史,学作八股文,一心走科举入仕之路,但却屡试不中。迫于生计,他曾在平湖教私塾■口,后来又为逃避差役,改入华亭县籍③,以后就一直自称“华亭人”。

    董其昌虽然文运不佳,但在某次会试失利之后,产生了对书法艺术的追求。那是他十七岁时参加松江府会考的事,当时他写了一篇很漂亮的八股文,自思准可夺魁,孰知出榜时成绩反不如他的堂侄董原正,落得个第二名。原来知府衷贞吉嫌董其昌试卷上的字写得太差,故意把他降为第二,而把文章比他差的董原正拔为第一名。这件事给董其昌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发愤学习书法,决心洗去落笔不工的耻辱。①他初以唐人颜真卿《多宝塔帖》为楷模,后来又改学魏、晋,临摹钟繇、王羲之的字体。此外,他还向华亭陆树声、莫如忠等书法家求教,并且一有机会就去南京、嘉兴、杭州等地访问书画收藏家,观赏历代名家作品,结交莫是龙、顾正谊、丁云鹏等擅长丹青之士,对绘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十三岁时,董其昌开始学画山水,师法元末黄公望。他无钱买纸,有时竟脱下白布袍在上面写字,或在白布床褥及帐子上练字,以致屏帏床帐,淋漓殆遍。为了求得名迹临摹,他还“典衣质产”②。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董其昌的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山水画也渐入门径。

    万历十七年(1589),三十五岁的董其昌终于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入北京翰林院深造。北京是明朝文化的中心,翰林院是文人、学士云集的地方,董其昌的同窗陶望龄、朱国桢、焦竑、袁宗道等,都是各地的文章高手和丹青名士。特别是董其昌的老师、翰林院学士韩世能,嗜书画成癖,更是有名的书画收藏家和鉴赏家。在研习经史之余,董其昌与同僚诸友切磋书画技艺,纵论古今,品评高下;又从韩学士处借阅晋唐法帖,心摹手追,“至忘寝食”③,因而学问大进,开始在京中有些名气。

    不久,翰林院学士田一儁因病去世,身后一贫如洗。董其昌见义勇为,不辞劳苦,护柩回田氏家乡福建大田县,以尽师生之谊。沿途他登临镇江北固山甘露寺,饱览大江空濛、浩荡东去的雄壮景色;又游武夷山,观赏在朝晖夕阴中虚幻缥缈的群峰。大自然的百态千姿,使他感到山川的绮丽和林泉的幽雅,寓诸笔墨,点染山水,往往显得奕奕有神。回京时他路过松江,便①据乾隆《华亭县志》卷二《董文敏祠》:“上海董家汇人。”

    ②《云间杂识》载:“董思白为诸生时,瘠田仅二十亩。”

    ③李延昰:《南吴旧话录》卷一八:“后子、丑联捷,遂占籍华亭。”

    ①据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一《评法书》。

    ②陈继儒:《白石樵真稿》卷一《来仲楼随笔序》。

    ③《佩文斋书画谱》卷四四《书家传》二三《董其昌传》。

    竭力搜寻以画山水见长的“元四家”遗墨,从这些水墨淋漓、自然生动的杰作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三年庶吉士生活结束后,他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

    董其昌在任上因公三次离京远游,跋涉数千里之外,综览祖国中原和长江中下游的瑰丽风光。

    第一次在万历二十年(1592)夏,作为持节使臣,出使武昌册封楚王朱华奎。一路上兴致勃勃地观看吕梁山的流泉飞瀑;游览惊涛拍岸、乱石穿云的嘉鱼县赤壁沙渚,经黄州(今湖北黄冈)而归。

    第二次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秋,又作为持节使臣,出使长沙封吉藩朱翊銮。他放舟烟波浩瀚的洞庭湖;悠游潇湘道上,欣赏两岸的汀洲丛木、茅庵樵径;畅游黄冈赤壁;乘兴登庐山,观看白莲盛开,远眺含鄱口茫茫江流;避风石钟山,探水石相搏之趣。

    第三次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秋,奉旨主江西考试。此行取道山岭葱茏、水舟生烟的富春江、兰溪;登群峰竞秀、云烟变灭的九华山,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多娇的江山,万千的气象,开拓了董其昌的襟怀,扩大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美好感受,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许多生动的素材。董其昌不但注意观察真山真水,同时还努力从古人的绘画优良传统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无论在旅途,还是在北京,他都尽力搜采名人法书宝绘,揣摩历代山水画诸流派的风格和艺术渊源,尤其推崇王维、董源、米芾、高克恭和“元四家”的绘画,以为他们的作品富有诗意,有文人的浪漫色彩,而不拘泥于形似。这时候京中的士大夫受李贽的影响,常常三五成群谈禅为乐,董其昌时而也去聚会,加入提倡“性灵”、“顿悟”的行列。他还去通县拜访李贽,一见如故,许为莫逆之友。

    受禅家南北宗之分的影响,董其昌巧妙地以禅家的宗派来譬喻历代山水画风格的分野,提出中国美术史上文人与非文人两种创作思想和审美情趣影响下形成的两大山水画流派。他把禅家“北宗”的“渐修”与“南宗”的“顿悟”引入山水画派的区分中,认为文人画如“南宗”,讲求天趣,是“顿悟”的表现,这派绘画是天赋的,非徒有功力者可比;而“北宗”是“作家”之画,只重苦练,却无天趣可言,是“渐修”的表现,此派绘画不应学。董其昌主张画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加强修养。他心目中的文人画派,即画家“南宗”,有王维、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芾父子、“元四家”,他们画山水用渲染之法,以“写”代绘;而非文人画派,即画家“北宗”,有李思训父子、赵干、赵伯驹、马远、夏圭,他们画山水用构研之法,精工而无逸趣。前者重于率意,强调自我表现,追求天真幽淡;后者巧于模拟,刻画细谨而无生机。①董其昌的“南北宗”说主张充分发挥了画家的主观能动性,追求画外之意,在模拟刻板画风滥行之时,如惊世响雷,对美术界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在士大夫与文人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迅速风靡画坛。

    万历二十二年(1594)起,董其昌任皇太子朱常洛的讲官,他尽量以“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去启发这位失宠的太子,结果受到皇妃郑贵妃的嫉恨,终①据汪砢玉:《珊瑚网·名画题跋》卷一《王维江山雪霁图》;董其昌:《容台集》。于“坐失执政意”①,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被排挤出京,调任湖广副使。董其昌深感宫中是非莫测,他索性告病不赴,请假养病松江。以后竟在松江一住就是六年。

    由于身份的改变,那些家乡的胥吏再也不敢欺侮董其昌,而地方官吏与士绅则联袂登门拜访,前来巴结董其昌这位京官。他虽说不上踌躇满志,但既有官僚的身份,又有山林的逸致,环境清闲而舒适,这对书画创作自然是十分有利的。

    董其昌常常和友人陈继儒泛舟春申之浦(即黄浦江),壶觞对引,吟咏诗章,“随风东西”②,时或即景乘兴,泼墨涂数幅山水;时或观赏名人法帖,题几行跋语,悠哉游哉,自得其乐。他还去宜兴、南京、无锡、苏州、扬州、嘉兴、杭州,徜徉于锦绣河山之中。太湖包孕吴越的气势,西湖晴雨奇好的秀色,枫泾渔舟隐入芦荻的逸趣,灵岩古刹晨钟暮鼓的幽情,无不使他陶醉、恋眷,启发着他的创作热情。

    太湖和长江三角洲,不仅风光如画,而且含英蕴秀,文化素称发达,有许多书画收藏家和文物商人。董其昌除游山玩水外,还访问友人,品评字画,鉴赏真伪。秀水汪氏“韵石斋”琳琅满目的图籍法帖,檇李“天籁阁”驰名遐迩的珍秘妙绘;苏州王氏私蓄黄公望岚气清润的山水长卷,扬州吴氏庋藏赵孟頫端庄潇洒的碑拓墨迹,都使他赏心悦目,耽玩难舍。

    在松江城内,董其昌筑“来仲楼”、“宝鼎斋”、“戏鸿堂”、“画禅室”、“香光室”等,牙签玉轴,左图右史,置身其中,著书立说,漫论古今书画艺术。他不遗余力地搜集王羲之、王献之、谢安、桓温、赵佶、米芾诸名家法书,于万历三十一年(03)刊刻《戏鸿堂法帖》行世。

    “风吹明月堕鱼梁,读罢残书依绿杨。湖上藕花楼上月,踏歌惊起睡鸳鸯。”①董其昌此时正值四十余岁的盛年,广闻博识,采集众长,悠居林泉,心闲手熟,创作了《浮岚暖翠图》、《神楼图》、《枫泾仿古图》、《鹤林春社图》、《西湖八景图》、《溪回路转图》等描绘江南风光的著名山水画,不仅用笔爽利遒劲,而且含蓄灵秀,墨色苍润,把江南烟云流动、送翠接黛的景色,传神地反映出来,令人如临其境,美不胜收。

    正当董其昌在江南游目骋怀、放情山水时,朝廷派他为湖广提学副使。

    万历三十三年(05)春,董其昌从松江溯长江赴武昌上任,后来又因公务,赴衡州(今湖南衡阳)、荆州、蕲州(今湖北蕲春)等地视察学政。他再游潇湘,注意那时晴忽雨的泽国变幻,顿觉妙趣横生,时时展观随身携带董源、米芾、郭熙等人的作品,对景领略古人作画的意境,悟出诸如米氏山水墨沉淋漓、郭熙画石如云的奥秘,情不自禁地在舟中濡墨挥毫,去表现水乡那时而丽日多娇,时而浓云密布的怪奇景色,技艺愈为奇巧多变,深得超凡脱俗之趣。不过,对于纷纭变化的政局,董其昌却不那么留意,在学使任上因不愿俯仰顺时,而受到地方权势的反对。次年秋,数百名应试的生徒在乡绅的怂恿下,哄逐董其昌,并捣坏官署。他立刻拜疏求去,解绶返里,依然在松江过着悠游林泉、萧闲疏旷的士大夫生活,日夕以书画诗文为乐。

    董其昌的诗以清丽自然、朴实明快著称,大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寻幽探胜①《明史》卷二八八《董其昌传》。

    ②陈焯:《湘管斋寓赏编》卷六《董思白山水卷》跋语。

    ①董其昌:《烟雨楼诗》,万历《秀水县志》卷八《艺文》。

    之趣,流露出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和向往林泉的志向,与他的品行相一致。这些诗虽率尔而成、传情而发,却词工、韵险,直抒己意,隽永、婉约,耐人寻味。他的散文也平淡而潇洒,温厚而精灵,徐弘祖等人曾不远数百里来请他为先人写碑铭。董其昌最擅长题跋,有时洋洋洒洒,风流蕴藉,恰到好处;有时三言五语,亦妙趣横生,如画龙点睛,耐人寻味。他精于鉴赏,判断虽出人意表,却每每有据。同时,他的行楷书天真烂漫,又结构森然,得赵孟頫之秀而去其媚,兼苏东坡之刚而去其犷。因此,董其昌的“片楮单牍,人争宝之”①,“名闻外国”②。他的作品,往往是诗、书、画相得益彰。继“吴门派”之后,董其昌被誉为“松江派”的泰斗,而树帜艺坛。

    后来朝廷任命董其昌为福建副使,他上任仅四十五天,便辞职告归。无官一身轻,他又辞去朝廷任他为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等职,在江南写字作画,鉴赏文物。一些字画往往经过他的品题而声价倍增,董其昌所得润笔也相当可观,加上子弟们仗势盘剥乡里,垄断利津,数十年间,董其昌居然成为拥有千顷良田、百艘游船的大地主。

    万历四十三年(15)九月,董氏子弟因横行霸道,次子董祖常抢夺生员陆兆芳家使女,砸抢陆氏家产,并凌辱生员范昶致死,又毒打范氏寡妇,引起公愤。次年春,松江府娄县、上海、华亭三县生员首先发难,民众群起响应,包围董宅。上海、青浦、金山三县百姓赶至华亭助阵,不下万人,放火焚烧了董氏松江白龙潭住宅,董其昌如丧家之犬,惶惶然避地苏州、吴兴,直到秋天事平息,才敢回家。这次轰动江南的民变,史称“民抄董宦”。天启初年,董其昌应召任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赴京修《神宗实录》、《光宗实录》。书成,迁南京礼部右侍郎,后改任协理詹事府事。天启五年(25),升任南京礼部尚书,人称“董宗伯”。但他见阉党毒焰熏天,为避免不测,乃深自远引,乞休告归。崇祯四年(31),他又被起用,复任礼部尚书。这位七十八岁的老人,酷爱书画,老而弥笃,他为内府名迹题跋,环肥燕瘦,品评甲乙,常常忙得不亦乐乎,有时不得不以弟子的作品,去应付络绎不绝的求书画者①。朝鲜、琉球使臣也慕名前来索书,奉若珍品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董其昌总觉得京中的荣华不如家乡的清闲,首都的琼楼玉宇比不过松江的五湖三泖;况且此时功成名就,还是隐退为安。经过多次上疏乞休,崇祯七年(34),董其昌被特准致仕,朝廷诏他为太子太保,让他驰驿归里。崇祯九年(36)秋,他以老病逝于松江,享年八十二岁。南明弘光政权时谥号“文敏”③。

    董其昌传世书画作品甚丰,有的流传美国、欧洲、日本,至今保存完好。他的诗文有《容台集》等。

    ①何三畏:《漱六斋集》。

    ②《明史》卷二八八《董其昌传》。

    ①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卷下《余家书派》;程正揆:《青溪遗稿》卷二六。②谈迁:《枣林杂俎·先正流闻·董其昌》,上海新文化书社1935年版,第2页。③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董尚书其昌》。

    第二节陈洪绶陈洪绶(1599—52),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小净名。明亡后削发为僧,改号悔迟、老迟、弗迟、悔僧、云门僧、九品莲台主者。①万历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99年2月6日)诞生于浙江诸暨枫桥长阜乡。

    陈洪绶的祖父官至广东、陕西布政使,父亲则是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

    陈洪绶天资颖异,从小就喜爱诗文翰墨,尤好丹青,有次去萧山来斯行家作客,他见来氏庭院新刷的墙壁洁白无瑕,乃于壁上画起数尺高的关羽像,躯干魁伟,凤眼长髯,雄姿勃勃,邻里叹为观止。来氏因而把这进庭院改为关羽祠。九岁时丧父,在祖父的教育下,他研习经史,学作八股文,并且对绘事的兴趣亦与日俱增。他时常过钱塘江去杭州观赏府学两廊的壁画,还把石碑上宋人李公麟的《七十二贤图》拓回家,闭门临摹,直到不规形似才算满意。画家蓝瑛、孙杕见到他的绘画后,惊叹不已,蓝瑛赞叹道:“使斯人画成,道子、子昂均当北面,吾辈尚敢措一笔乎!”②除画人物外,陈洪绶还学画花鸟、山水,所绘《爱菊图》、《芙藻鸂鶒图》等,妙趣横生,闻名远近。他十四岁时,悬画于市中,已可“立致金钱”③。祖父去世后,陈洪绶离乡到萧山随来斯行研习学问,后来又娶来氏之女为妻。

    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万历四十三年(15),陈洪绶赴绍兴蕺山,师事浙东名儒刘宗周。刘氏为人刚直、沉毅,博学多才,淡然名利,恪守封建伦理,尤好谈性命之学,又富有爱国热忱,这些都对陈洪绶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课读之暇,他与同窗好友追慕屈原、李贺遗风,作长短歌行,挑灯相咏,倡和为乐。他还乘兴绘《九歌人物图》、《屈子行吟图》,以表达对爱国诗人的崇敬之情。这些图画构思简括,技巧娴熟,既如宋人梁楷惜墨若金,又如唐人吴道子“吴带当风”,人物衣纹清圆爽劲,清晰动人。他又爱读《华严经》,沉溺其中,至忘寝食。此外,还擅长行草,学宋人米芾,遒劲、奔放。有些人为了得到他的墨迹,争相与之结交。不过陈洪绶并不因名声斐然而沾沾自喜,他想到家境的败落,国运的衰微,而自己苦读有年,却依然白袍青衣,功名不就,效劳朝廷、荣宗耀祖的志向迟迟不能实现,故而常常牢骚满腹,郁郁寡欢,杜康自放,借以消愁;有时烂醉之后,使气骂座,指斥臧否,一吐胸中不悦,神情孤傲,疏狂不羁,即便学使遣人向他索画,也会遭到拒绝。

    陈洪绶最喜欢去杭州饱游饫看西湖山水,他徜徉于灵隐、岳王庙、于公祠诸胜,行吟六桥三竺间,以诗画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忧伤。他在诗中写道:“萧寺闻寒鸟,冷泉写黄鸟,时年二十三,高怀甚了了。”①这类感叹岁月蹉跎的诗,流露出当时他不得意的心境。

    天启三年(23),陈洪绶妻来氏染病亡故。这个突如其来的灾难,加①黄涌泉:《陈洪绶年谱》,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版。

    ②孟远:《陈洪绶传》,据陈洪绶:《宝纶堂集》卷首,康熙木活字本。③毛奇龄:《西河文集·传》七《陈老莲别传》。

    ①陈洪绶:《枯枝黄鸟图》自题。按:此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家庭的纠葛,给他增添了新的痛苦和烦恼;赘婿丧妻,处境自然十分尴尬。于是,他决计北上,捐资参加国子监考试,图谋一展抱负。冬天,他抵北京,但京城正是太监魏忠贤柄权的时候,贿赂公行,党祸不测,群小喧嚣,一派乌烟瘴气。他不仅壮志难酬,而且还卧病不起,穷困潦倒,处境十分狼狈。四年(24),陈洪绶病体稍愈,就扫兴南归,养病诸暨。在家乡他结识县主簿周文炜之子周亮工,两人同游五泄山,观瀑布,谈诗文,趣味相投,许为笔墨之友。

    不久,陈洪绶到杭州,与张岱读书灵隐岣嵝山房,并娶韩氏女为续弦。

    这时陈洪绶新得佳丽,风流倜傥,更加疏放自娱;他醉心绘事,借以寄趣排忧,而且不为时尚所囿,大胆地为那些士大夫不屑一顾的小说作图,所绘《水浒人物》,出人意表,梁山豪杰,奇形怪状而神态毕具,“英雄忠义之气,郁郁芊芊,积于笔墨间”①,陈继儒、赵宦光、邵弥等画家见后,无不为之骇目惊心。钱江两岸,秀色可餐,他载酒泛舟,陶醉在绿水青山中,性格也渐渐变得豁达、开朗。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不可常傲物,我亦爱傲人。三旬不成事,诗酒江南春。”②乐观、潇洒,颇为旷达。他还和曾鲸、祁彪佳等人诗酒高会,切磋画艺,创作日丰,有《娇红记人物图》、《古木秋天图》、《凤尾墨竹图》、《松石罗汉图》、《来鲁道夫人行乐图》、《宣文君授经图》等著名的作品问世。

    崇祯十三年(40),陈洪绶再次赴北京参加国子监考试。他喜结交,善绘事,好声伎,性放诞,和方以智、王崇简等复社名士文酒往还,畅怀娱乐,后来又以国子监生召为舍人,临历代帝王像,因得纵观内府书画,技艺猛进。他不像“吴门派”末流那样抱残守缺,而是学“松江派”,博取广采,倾心揣摩古人技法,融会诸长,自成一家;所绘山水亭榭,布墨有法,苍老润洁,颇具士气;人物深得古意,奇思巧构,变幻合宜,怪伟磊落,形神毕具;设色学吴道子,与世俗所尚浓艳之趣,大相径庭。陈洪绶的绘画与顺天(今北京市)崔子忠齐名,执画坛牛耳,时人有“南陈北崔”的美誉。不久,他被任命为内廷供奉。但陈洪绶目睹朝中权臣柄政,人事蜩螗,因而无意逗留北京,托辞不赴。在为周亮工绘的《彭泽令像》中,他流露出归隐之意。崇祯十六年(43),陈洪绶终于离京回乡,尔后僦居绍兴城中徐渭故居“青藤书屋”。此处“不闻铁骑夕阳嘶”①,可以安心创作,为此他非常欣慰。然而政局的动荡已到了使人无法宁静的地步,崇祯十七年(44),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皇帝自尽煤山的消息传到江南,陈洪绶深感震惊,为明室的倾覆而无比悲痛,吞声哭泣,时而纵酒狂呼,时而与游侠少年椎牛埋狗,一失常态,人以“狂士”相称,弘光政权成立后,友人劝他去应科举,以效忠明室,但他以“腐儒不可报君仇,药草簪中醉暮秋。此已生而不若死,尚思帝里看花落”的诗句②,谢却友人的好意,表示不思进取。次年,弘光政权灭亡。清军南进,占据杭州,浙东骚然。陈洪绶的师友刘宗周、祝渊、王毓蓍、祁彪佳,痛江山不保,恨奸臣误事,或绝食,或投水,纷纷含愤自尽。这些可歌可泣的事件,给他很深的刺激,当鲁王监国绍兴时,他便投奔南明①张岱:《陶庵梦忆·水浒牌》,上海书店1982年影印本,第51页。

    ②陈洪绶:《宝纶堂集》卷四《久留》。

    ①陈洪绶:《宝纶堂集》卷九《扫除青藤书屋有感》。

    ②陈洪绶:《宝纶堂集》卷九《友人劝予南京科举,时甲申九月》。

    政权。可是官军却借抗清之名,行虐民之实,残酷的现实,仿佛似一帖清醒剂,使陈洪绶对南明政权失去了信心。监国鲁王任命他为翰林,隆武遥授他为御史,均被心灰意冷的陈洪绶拒绝。满腔悲愤和磊落之慨,唯有从诗画中得到宣泄,他挥毫泼墨,绘《葛洪移家图》、《雷峰西照小景》、《钟馗像》等,笔墨之间处处表现出忧国伤时之感。马士英慕名卑礼求识一面,陈洪绶对这个祸国殃民的权贵非常厌恶,闭门坚拒。倘若有老兵出酒索诗画,他反而会欣然应允。

    顺治三年(46),浙东抗清武装节节失利,陈洪绶避乱绍兴郊外鹫峰,一度被清兵俘获,因拒绝作画而险遭杀害。六月,他潜至城南云门山,迫于生计,改号披缁,开始过着借僧活命的生活。数年来动荡的环境,加深了他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在《官军行》、《搜牢行》的长诗中,他抒发了对饱受战乱的家乡百姓的深切同情。

    鉴于山寺卖画的不便,顺治四年(47),陈洪绶回到城内青藤书屋。

    是时清兵磨刀霍霍,大肆镇压四乡百姓的反抗,城中人人自危。白天他不敢外出,伏处书屋写《思荡坞》、《鸡鸣》等诗,寄托对和平生活的憧憬。他认为虽则“乱世无德人,无可邀天福”,但“剃落亦无颜,偷生事未了”,深感自悔,觉得“酣生五十年,今日始见哭”①,每当想到自己的“不忠不孝”,未免“面赤耳热”②,惶惧不安。

    激于明亡,愧于贪生,陈洪绶内心充满着痛苦与矛盾,因而愈加恣情山水,纵酒浇愁。顺治六年(49),他移居杭州吴山,旧地重游,见到苏堤垂柳皆被剪伐,顿时感到无限的伤感,作《西湖垂柳图》,表现昔日湖畔杨柳依依、绿叶婆娑的湖光美景,借以一泄离乱之恨。他自称感慨多在山水间,愿与云影、山声、水光、花色共生共灭,青壮年时期的功名之欲,在人生的磨难之中,已化为死灰。陈洪绶此时不轻易创作,只是迫于生计才染笔涂抹,但笔力练达、老成,所绘《斗草仕女图》、《折梅仕女图》,笔墨倩冶,工而入逸,仕女穿宽袖唐装,与清人满服异趣;仕女有的含愁欲诉,有的凝神多思,风神衣袂,飘飘若仙。山水如《秋林晚泊图》、《溪山清夏图》,墨色简淡,意境深邃,枯树残柳,写出自己对山河破碎的焦虑。

    陈洪绶主张绘画既要汲取古人长处,又要师法自然,并强调独抒性灵,不求形似。他喜欢清晨出门,漫步长桥、苏堤,吟咏篱落间,观赏西湖群峰静谧幽深的翠色,耽玩难舍,直至红日高升,才返回吴山僧舍。他又好用篆籀法画人物,力量宏深,渊雅静穆,古拙似魏晋手笔,所写题材大多为民间版画,如《博古叶子》和《鸳鸯冢》、《西厢记》、《水浒》人物,深为百姓喜闻乐见。尤其是图中人物的衣着发式,展现汉唐传统衣冠,寄托着深挚的民族情感,意在画外。

    尽管生活清贫,一些旧友对穷困潦倒的陈洪绶冷若冰霜,但饱经世态炎凉的他,却执意不为清廷服务,孤傲不屈,过着温饱不济的生活,每得佳酿,辄烂醉方休。故交周亮工降清,官至户部右侍郎,路过杭州向他索画,洪绶不应;后经屡请,才作《归去来图》,用心良苦地劝周亮工不要为清廷服务。图中《解绶》一幅,绘陶渊明傲然官禄,两眼充满着愤懑的神色,形像高大;而接印的书生,个子矮小,弯背荷腰,一副拘谨贪禄的猥琐模样。此图既表①陈洪绶:《宝纶堂集》卷四《青藤书屋示诸子》。

    ②《宝纶堂集》卷二《太子湾识》。

    现了陈洪绶的爱憎与民族节气,又浑然有古朴之风,由神入化,技艺高超。顺治九年(52),陈洪绶忽然离开杭州回到诸暨,与旧时交游流连不忍相舍,不久病逝。或说,他“才多不自谋”,“有黄祖之祸”①,意即为粗蠢武人所害。根据他晚年曾在浙抚“田雄坐,尝使酒大骂”②,可以推测陈洪绶可能被嗜杀成性的田雄所暗杀。享年五十四岁,葬于绍兴谢墅官山。

    子陈字,字无名,号小莲;学生严湛,字水子,两人皆善画人物。

    洪绶一生,品行旷达,才气横溢。书画颇有传世,有的流传海外,日本、朝鲜等国争相购藏,视若珍品。诗文大多收入《宝纶堂集》。此外,还著有哲学著作《筮仪象解》。

    ①丁耀亢:《丁野鹤集》,《陆舫诗草》卷四《壬辰(计一百六十四篇)·哀浙士陈章侯(时有黄祖之祸)》。参见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683—684页。②邵廷采:《思复堂集》卷三,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18页。第四十三章唐寅文徵明祝允明沈周仇英第一节唐寅唐寅,字伯虎、子畏,晚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自署印有“南京解元”、“龙虎榜中名第一,烟花队里醉千场”等①。苏州吴县(今属江苏)皋桥吴趋里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1470年3月5日),殁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日(1523年1月7日)②。祖籍晋昌(今山西晋城),出身于商贾家庭。他父亲却追慕功名,希望子弟能以科名成家。唐寅从小聪慧过人,少年即有才名,然而他秉性疏旷,放荡不羁。父亲去世后,更是无拘无束,纵酒不事生产,不肯埋首穷经。又经儿子早夭,爱妻徐氏病故,一连串的打击,使唐寅不知所措,终日长歌当哭,嬉游无度,甚至与同邑“狂生”张灵裸立学宫泮池中,激水相斗,亦不在意。③好友祝允明见他自暴自弃,十分惋惜,乃规劝他用心读书。唐寅慨然地说:“闭户经年,取解首如反掌耳。”①非常自信,以后听从规劝,闭户苦读一年,志在必得功名,果然于弘治十一年(1498)考中江南乡试第一名举人,摘取“解元”桂冠。

    唐寅参加乡试时,主考官梁储看到他的试卷,曾惊叹他为“奇才”。还朝后,又携卷给詹事程敏政看,两人相与叹息道:“一解首不足重唐生也!”②于是,程敏政也将唐寅收纳门下。后来,梁储奉使南行,唐寅曾请求程敏政代写一文以送行。

    次年会试,唐寅与江阴考生徐经同舟而行,入京后又居住在一起。不料徐经竟贿赂主考官程敏政的书僮,偷得考题。案发,唐寅受牵累下狱,饱受拷掠,“身贯三木,卒吏如虎,举头抢地,涕泗横集”③。尽管当局找不到唐寅与程敏政勾通的证据,但终因唐寅是程的门生,而被取消科考资格,并发往浙江为吏。

    唐寅遭此莫名横祸,痛感社会的黑暗,大呼“士可杀而不可辱”④,断然拒绝为吏,返回吴县老家,从此无意功名。此时他的继室见丈夫功名断送,富贵荣华顿成泡影,便时时口出怨言,夫妻终于感情破裂,分道扬镳。

    为了排遣胸中的烦闷,唐寅离家远游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凡洞庭湖、祝融峰、武夷山、灵隐寺,山水清幽之处,他都驻足流连,领略湖山之胜。祖国秀丽奇伟的大好江山,自然界宁静无争的天地,使唐寅襟怀为之舒畅。回到家乡后,他振作精神,在苏州金阊门外桃花坞筑“桃花①徐邦达:《中国绘画史图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544—549页。②唐寅:《六如居士集》卷七《志传》,祝允明:《唐伯虎墓志铭》,第8页。嘉庆六年重刊本。③据《六如居士集》卷七《志传》,黄鲁曾:《吴中故实记》,第11页。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唐解元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新一版,第297页。②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唐解元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新一版,第297页。③唐寅:《六如居士集》卷五《与文徵明书》,第3、4页。

    ④唐寅:《六如居士集》卷五《与文徵明书》,第3、4页。

    庵”,寄趣诗画创作,并以卖画为生。

    唐寅的绘画,初学“院派”画家周臣,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工,笔墨精细,形象真实。放游归来后,他把才情奇思与积郁之气,悉数倾注丹铅笔墨之中,所绘除师法自然外,还师法宋元以来诸名家,以诗画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寄托逸花吐云般的英气,并与师友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研讨技法,切磋画艺,广采博取,清秀细纤之中,更添豪迈粗放的新意。

    唐寅的山水画,立意高雅,大多表现高人雅士隐遁林泉、飘然尘俗的境况,借以吐露自己对社会黑暗的痛恨与反抗,与一些纯粹陶情山水的作品有所不同,更富有思想性和超迈旷逸之趣。由于唐寅既有院派的功底,又有文人画家的涵养,所以他的山水作品纤细而秀润,沈郁而奇峭,“刊落庸琐,务求浓厚,连江叠■,■■不穷”①,给人以真实而具体的美感,令人遐思万端。如《太湖平远图》、《江南农事图》、《春山幽趣图》等,工笔、写意俱佳,雅俗共赏。

    唐寅尤其擅长绘仕女、人物。他丫丫电子书的宫妓、歌女、丫鬟等,承唐人张萱、周昉之风,线条工细,衣裳劲简,彩色柔丽,但并非丰腴高髻,而是小眉、小眼、瓜子脸,表现出江南女子娇小纤丽、弱不禁风的情态,让人同情生怜。如《贵妃出浴图》、《簪花仕女图》、《秋风纨扇图》等,形象大多清秀端庄、婀娜娟丽,眼中流露出羞涩的脉脉温情,十分含蓄、动人。他所绘花鸟,既不像院体过于刻板,却能得其纤细之妙,而且墨韵明净,真趣跃然;落墨疏密有致,恰到好处。像《梅花图》、《雨竹图》、《春莺图》等,翩翩文雅,洒脱高洁。

    在桃花庵,唐寅与江南文友诗酒往还,专意创作,自诩为“桃花庵里桃花仙”①,自由自在,颇得其乐。以后,他又娶沈氏为妻,两人相敬如宾,并得一女,生活中充满了天伦之乐。“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②唐寅卖画自给,问心无愧,襟怀坦荡,风雅为欢。然而,宁静的生活并没有磨平他的功名之欲,委曲之心总是耿耿难平。

    正德九年(1514),唐寅四十五岁时,终于应宁王朱宸濠之聘,前往南昌充任宾客。但他到了宁王府后,逐渐发现那些应召来的幕客,大多是不学无术之徒,猥琐庸俗,阿谀奉迎;而宁王又残暴无道,居心叵测,萌有异谋。唐寅十分后悔自己即将卷入不测之祸,乃借酒装疯,露其丑秽;宁王不堪忍受,以为唐寅这个江南才子仅为徒有虚名之辈,数月后便放他东归。

    “乞求无得束书归,依旧骑驴向翠微。满面风霜尘土色,山妻相对有牛衣。”③南昌之行使唐寅对权贵的奸诈与虚伪有更清楚的认识,从此,他彻底地打消了仕宦功名之念。唐寅认为:“丈夫虽不成名,要当慷慨,何乃效楚囚!”④因而他愈加放荡不羁,疏狂任性,每每高朋满座,纵论东西,恣肆汪洋,时发奇趣。

    唐寅的诗歌,初学唐人,此时则宗刘禹锡、白居易,“多凄怨之词”,①王稚登:《国朝吴郡丹青志·唐解元》,见《美术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44页。①唐寅:《六如居士集》卷一《桃花庵歌》,第14页。

    ②唐寅:《六如居士集》卷二《感怀》,第25页。

    ③唐寅:《自题骑驴思归图轴》。按:此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④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唐解元寅》,第297—298页。

    “不计工拙,兴寄烂慢”⑤,而风采斐然,照耀江表。在诗中,他不时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感叹,如《叹世词》云:“春去春来,白头空自捱。花落花开,红颜容易改。世事等浮埃,光阴如过隙。休慕云台,功名安在哉。休想蓬莱,神仙真浪猜。清闲两字钱难买,枉把身拘碍。人生过百年,便是超三界,别无闲计策□□。”又如《漫兴诗》云:“人生七十古来有,处世谁能得长久。光阴真是过隙驹,绿鬓看看成白首。积金到斗俱是闲,几人买断鬼门关。白日升天无此理,自古有生还有死。眼前富贵一枰棋,身后功名半张纸。古称彭祖寿最多,八百年后还如何。请君听我歌且舞,穷通寿夭皆由他。”①消极自放,却饱含着辛酸的人生感受。他还出入秦楼楚馆,放浪形骸,以尽量享受短暂的人生,并借以消却胸中的忧愁,在“半醒半醉”的生活中,冷眼世事,孤傲不羁,“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②。民间为此把他称作“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流传着“三笑姻缘”等关于唐寅玩世不恭的故事。“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托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③晚年唐寅的诗文更为颓放,但亦更为沈玄,他自谓“后人知我者在此”④。唐寅还归心佛教,从色空观与人生梦幻说中寻求寄托;绘画笔墨老成练达,蓄有疏放之气。他沉溺酒色,生活潦倒,以致贫病交加,在势利的社会中过着孤寂的生活。尽管唐寅常以清闲自慰,但内心的不平与委屈始终难以消去。“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⑤嘉靖二年(1523)冬,他在临终前留下这首绝笔诗,含愤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唐寅的一生,怀才不遇,但却以诗画为明代的文化作出了贡献,后人把他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共推为画家“吴门派”的四杰,视作重振和发展文人画的大家;又把他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共推为诗家“吴中四才子”,以诗风明快畅达而领一时风骚。唐寅兼工书法,行楷秀劲;他又善作曲,多才多艺。唐寅的诗文收入《六如居士集》,绘画作品传世有《落霞孤鹜图》、《簪花仕女图》、《山路松声图》等。

    ⑤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唐解元寅》,第297—298页。

    ①汪砢玉:《珊瑚网·书录》卷十六,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76—377页。②唐寅:《六如居士集》卷一《桃花庵歌》,第14页。

    ③唐寅:《自题纨扇图》。按:此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④《明史》卷二八六《唐寅传》,开明书店版,第7794页。

    ⑤唐寅:《六如居士集》卷三《伯虎绝笔》,第33页。

    第二节文徵明文徵明,原名壁(亦作璧),字徵明,后改字徵仲,别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成化六年十一月初六日(1470年11月28日),殁于嘉靖三十八年二月二十日(1559年3月28日)①,出身于官宦家庭。父亲文林曾任温州知府,雅好诗文书画,为官清廉正直。文徵明少年时并不聪敏,“**岁语犹不甚了了”②,可是他并不自暴自弃,力学自勉;后从父执李应祯学书法,从沈周学绘画,从吴宽学诗文。这些前辈对他要求都很严格,有次文徵明练字模仿苏轼行书笔意,李应祯嫌他缺乏基本行笔功力,不宜过早弃楷学行,乃立即大声训斥道:“破却工夫,何用随人脚踵?”并且又说道:“吾学书四十年,今始有得。”③谆谆告诫文徵明要有踏实的学风。文徵明还与唐寅、都穆、徐祯卿等游从甚密,切磋学问。在良师益友的熏陶下,他经过刻苦努力,二十余岁时能诗会画,文名渐起。

    弘治十二年(1499),文徵明之父在温州知府任上不幸得了重病。他闻讯立即请医生一同赶去,但到达温州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三天了。当地官绅士民凑了数千金作为赙银送给文徵明,他婉言谢却,并作书答谢道:“吾父以廉吏称,而吾忍污其死耶?《传》不云乎,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温州士民非常佩服他的为人,因建“却金亭”以表彰文徵明的廉洁高风。①父亲去世后,文徵明愈加勤奋学习,研习八股制义,准备应科考,但他却屡困场屋,仅为秀才。而他的好友唐寅、祝允明、都穆,先后中举。命运多舛不禁使文徵明感慨万分,他长叹道:“吾岂不能时文哉?得不得固有命耳。然使吾匍匐求合时好,吾不能也。”②为了消除烦恼,他在寒窗课读之际,寄趣书画,肆力古文,以后竟醉心于此,难以自拔。他埋首艺文,不慕利禄,家境较为清贫。但文徵明却甘于朴素,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怜悯或恩赐。有次巡抚俞谏嘉慕他的才学,准备送一些钱给他,就指着文徵明的衣服说:“怎么破成这副样子?”文徵明佯装不懂说:“这是暂时遭雨淋的缘故。”因而使得俞谏送钱的意图难以出口。③“舍舟即嵚崎,探策入窈窕。穷崖擘苍铁,直下千寻表。绝蹬悬飞梁,仰首心欲悼。阴壑多长风,六月更幽悄。秋声落井干,翠雨滴深篠。与君富闲怀,竟日恣幽讨。都将双足尘,濯向千年沼。”①文徵明性好山水,创作之暇,常去苏州虎丘、天平山诸名胜游览,寄怀自然,陶情冶性;有时还与友人结伴至南京、嘉兴、滁州、无锡等地,放舟清流,欣赏奇文,指点山河,悦目赏心,怡然自得。

    随着岁月的推移,文徵明的文名和清雅高风已遍传海内,不少名流都来登门求教,他与唐寅、徐祯卿、祝允明有“吴中四才子”之誉。

    ①据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文徵明·文徵明先生年表》,香港幸福出版社1960年版,第20、34页。②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八三《文先生传》。

    ③文嘉:《先君行略》,见文徵明:《文徵明集·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①黄佐:《泰泉集》卷五四《将仕佐郎翰林院待诏衡山文公墓志》。

    ②文嘉:《先君行略》,见文徵明:《文徵明集·附录》,第20页。③《明史》卷二八七《文徵明传》。

    ①文徵明:《文徵明集》卷三《同履仁濯足剑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正德九年(1514),宁王朱宸濠倾慕文徵明的才艺,遣人送厚礼邀他去南昌。当时吴中一些文士,如唐寅等,禁不住宁王的盛情,纷纷应聘前往南昌,而文徵明却认为宁王如此广纳人才,必定不甘“久安藩服”②,居心叵测,因而他托病谢绝。许多人觉得文徵明未免过分敏感,不以为然。数年后,宁王果然叛乱,大家才信服文徵明具有远见卓识。

    文徵明五十四岁时,由苏州巡抚李克成推荐,以贡生资格到北京吏部,授为翰林院待诏,参修《武宗实录》。在翰林院中,文徵明结识了杨慎、黄佐、林俊等一些饱学之士,他们谈论学问,相得甚欢,结为“莫逆”之友。文徵明以知识渊博而受到人们的敬重,“一时诸名士觌德相先”,以致“户外屦常满”③。

    “月转苍龙阙角西,建章云敛玉绳低。碧箫双引鸾声细,彩扇平分雉尾齐。老幸缀行班石陛,谬惭通籍预金闺。日高归院词头下,满袖天香拆紫泥。”①文徵明在京中这文人荟萃、五方杂处之地,见识得以增长,胸襟得以开拓。然而却好景不长,次年,他的友人杨慎等因“大礼议”事件而被世宗放逐。京中奸佞当道,群小弹冠相庆。文徵明因为不是进士出身,遭到一些年轻进士的讥讽,被人视为画匠。《实录》修完后,他又不愿巴结权贵,得不到升迁。少傅张璁是文徵明之父在温州选拔的文士,他千方百计想拉拢文徵明,但性格耿介的文徵明却不甘与权贵同流合污,避之唯恐不及。兵部尚书杨一清是文徵明之父的同年进士,文徵明并不因此去谋求升迁,反而指责杨一清的虚伪。

    “天上楼台白玉堂,白头来作秘书郎。退朝每傍花枝入,儤直遥闻刻漏长。铃索萧闲青琐静,词头烂熳紫泥香。野人不识瀛洲乐,清梦依然在故乡。”②官场的尔虞我诈,时时使文徵明产生误落尘网之感,他思念家乡,怀念昔日自由的生活,决计请求南归,终于在五十七岁时得以如愿,从此开始过着诗画自娱、绝意仕进的生活。

    回到江南后,文徵明筑“玉磬山房”于长洲,栽梧桐于庭院内,整日恣肆啸咏,放情丹青,自由自在,了无遗憾。慕名登门求诗文书画者络绎不绝。他萧闲吐纳,随时应答,文思敏捷,技法娴熟,应付裕如。

    受沈周影响,文徵明认为诗文书画是寄托精神的墨戏,可以表现自己的情操与个性,是高雅的文化活动;“文人画”与画匠之作不可同日而语,后者只是机械的谋生之作。他对于藩王、权贵、外国使者的求字求画,都婉言拒绝,认为这三种人不懂诗文书画的高雅情趣,为他们作画,会有失“文人”身份,而容易被人视为“画匠”。一些外国使者经过吴门,得不到文徵明的作品,只好遥致敬礼,引以为憾。①“苍山叠叠水斜斜,杨柳阴阴拂岸长。蜗名蝇利竟何益,争似青山卧白云。”②文徵明北京归来,更加酷爱家乡如画的山水,寒山寺的晨钟暮鼓,天平山的参天怪石,虎丘的古塔,灵岩的旧宫,太湖的风帆,运河的长桥,无②文嘉:《先君行略》,见文徵明:《文徵明集·附录》,第20页。③黄佐:《将仕佐郎翰林院待诏衡山文公墓志》,见文徵明:《文徵明集·附录》,第31页。①文徵明:《文徵明集》卷十一《奉天殿早朝二首》之二,第291页②文徵明:《文徵明集》卷十一《内直有感》,第298页。

    ①《明史》卷二八七《文徵明传》。

    ②文徵明:《题画诗》。按:此《山水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不令他四时陶醉不已,徜徉于山明水秀之中。得自然风光之助,文徵明隽思若涌,画意诗情,绵绵不绝。他的山水画,除师法沈周简朴浑厚的画风外,还广学元人赵孟頫、王蒙、倪瓒、吴镇、黄公望,笔意萧疏幽淡,渐渐形成自己简洁典雅的风格。文徵明丫丫电子书的山水,大多是描写他所熟悉的苏州风物,无论是平静的湖水,淡淡的远山,还是白墙黑瓦的村舍,曲径通幽的园林,都表现出江南湖山的秀美明媚,寄托着自己陶情林泉的隐逸之思。

    文徵明的作品,有细密秀美之作,但却带粗拙之味;也有疏粗放逸之作,但却蓄有翩翩文雅之致。他能够将粗疏与精细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丫丫电子书山水显得更为清丽动人,生机盎然。文徵明的设色山水,学赵孟頫青绿法,而不似李师道那样金碧辉煌,能使江南翠色浓郁及阴湿多晦的特征,一一无遗地显示出来。

    除山水之外,文徵明还兼工人物、花卉;仕女、古贤之像,则秉承晋人顾恺之“高古游丝描”法,笔法以简洁秀挺取胜;兰竹之属,落笔以风斜雨急之意相拟,婉润秀丽,雅趣横溢,清幽可人。

    他的书法,也博采名家之长,于篆、楷、隶、行、草诸体皆有造诣,尤长于行、楷,骨力刚健,颇具宋人风采,稳重而秀劲。小楷以精整见称,平稳融和。

    文徵明的诗歌宗白居易、苏轼,抒写个人胸臆,吐词清丽明快,逸韵悠远,大多流露出悠游江南的闲适情感,歌风吟月,潇洒倜傥。但也有一些作品,洋溢着慷慨豪情,如《满江红[拂拭残碑]》云:“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端堪恨又堪悲,风波狱。岂不念,封疆蹙?岂不惜,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古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①指斥宋高宗偏安江南,冤杀岳飞,精警而雄肆,吐露了爱国的豪情。他善于把诗文书画融为一体,相映成趣,使“文人画”的书卷之气更为浓郁。

    文徵明洁身自好,优游林壑,“四方文儒道吴者,莫不过从,亦有枉道至者”,“艺文布满海内,家传人诵”②。晚年他的书画老成苍秀,满纸淋漓,更富逸韵。尤其可贵的是,他“好奖掖后进”,“有乞书者辄云:‘吾老且倦,即书亦不佳,盍住周公瑕。公瑕名不减吾,而神情正旺,于君何如。’有乞画者辄又云:‘当吾世而有钱叔宝,安用我为。’”③因此周天球(公瑕)、钱谷(叔宝)等后学,皆能脱颖而出,树名艺苑。文徵明的其他门生弟子,如陈淳、陆治、文彭、文嘉、文淑等,亦皈依不绝,各呈风采。他“主中吴风雅之盟者三十余年”①,成为江南艺坛一代功德之主,影响远近。

    文徵明还“博习典故,元末国初,故家遗老,流风旧事,从容抵掌,历历如贯珠”;他常常“坐白纸窗下,拥炉曝背,剧谈亹亹,坐客皆移日忘去”②。

    嘉靖三十八年(1559)春,文徵明安然逝于家中,享年九十岁。临终前①文徵明:《文徵明集·补辑》卷十七《满江红》,第1234页。

    ②黄佐:《将仕佐郎翰林院待诏衡山文公墓志》,见《文徵明集·附录》第33页。③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卷一《智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明末刻本,第14页。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文待诏徵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05页。②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文待诏徵明》,第306页。

    犹为严御史母书墓志铭。文徵明去世后,学者私谥贞献先生。

    文徵明的一生,十试十落,但他从中吸取教训,我行我素,淡然功名,寄趣艺事,终于大器晚成。他“劳谦自牧,未尝一置身于有过之地”③,因而能旷达无怨,知足常乐;又能活到老,学到老,创作到老,以诗文书画陶冶性情,颐养天年,把沈周复兴的“文人画”推向新的发展高度,不仅使“文人画”的诗、书、画一体结合得更为完美,而且还阐扬书画自娱的文人士大夫精神,追求笔墨清润疏秀,以致与沈周、唐寅等形成“吴门画派”,成为明代最有影响的美术流派。

    由于勤奋和高寿,文徵明是我国古代美术史上作品最多的艺术家,仅据著录所载,作品就达五千余件之多。其中如《洛神图》、《古木寒泉图》、《洞庭西山图》、《漪兰竹石图》、《真赏斋图》等,以及楷书《心经》、《千字文》、《洛神赋》等,除珍藏中国外,还为日本、美国、西欧等国所收藏,成为东方美术的珍品而传誉世界。著作名《莆田集》,后人编为《文徵明集》。

    ③黄佐:《将仕佐郎翰林院待诏衡山文公墓志》,见《文徵明集·附录》第33页。第三节祝允明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生来右手六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①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祝颢,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晚年致仕家居,高风雅韵,辉映乡邦。外祖徐有贞,曾任华盖殿大学士,官至兵部尚书,善诗文,擅草书,被人尊为“当代魁儒”②。受二祖的教育,祝允明“耳濡目染”,“五岁作径尺字,九岁能诗”。

    他勤奋好学,读书过目成诵,无论巨细精粗,皆能兼收并容,年轻时便“贯综典训,发为文章,茹涵古今”③。被南京太仆寺少卿、书法家李应祯选为女婿。

    祝允明在李应祯的影响下,擅长楷书,精整严谨,浑朴秀美。他秉性旷达,常在广庭之中,当众谈笑风生,而援笔疾书诗文,则思若泉涌,颇富奇气。又爱好戏曲音乐,不仅善度新曲,而且逢场作戏,粉墨登场,连一些梨园弟子都自愧演技不如。他蔑视礼法,风流自喜,甚至饮酒狎妓,与唐寅、徐祯卿、文徵明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然而,祝允明参加科考却连年失利,直至弘治五年(1492)三十三岁时才中举人。后又参加会试,皆垂翅而归,仅补官任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今江苏南京)通判。可是,放诞不羁的祝允明,又过不惯官场虚伪的生活,不久便称病回家。

    “吟诗写画似参禅,不向他人被里眠。生公堂前点头石,天平山上白云泉”;“身在云西梦想闲,松头鹤影枕屏间。一声隐隐啼花雉,信手推窗满眼山”。祝允明回乡后,更加沉酣山水诗文,疏狂自放。他似乎看破了人生,觉得一切都是游戏,在一首题画诗中写道:“费却青钱换戏资,世人多道小儿痴。不知世事谁非戏,争得长年作小儿。”①祝允明百无聊赖,又“惮近礼法”②,才情无处宣泄,乃一一托之于自己所喜爱的书法。他“虽幼承内外二祖(祝颢、徐有贞)怀膝,长侍妇翁(李应祯)几杖,俱令习晋唐法书,而宋元时帖殊不令学也”;但是中年以后,祝允明兼学宋元名家楷书,而不甘囿于晋人、唐人了。他“每见米(芾)、赵(孟頫)二公书,则又未尝不临文欣羡”,“不胜技痒”,以致“援笔试步,亦略得形似焉”③。对历代名家的广泛学习,不抱一成不变之见,祝允明终于师古创新,集诸家大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所作楷书,用笔厚重浑朴,筋骨内含,寓有钟书古肥的特点;同时点画的曲折长短、大小秾纤和斜正疏密,又变化多端,与那种万字一同的科举气息、四平八稳的馆阁体势迥然相异,点画参差,大小相间,显示出一种创新的精神,而又通篇浑成一体,并无杂乱之感。

    除楷书外,祝允明还兼长草书、行书。他的行草,“源自大令(王献之)、①《明史》卷二八六《祝允明传》,开明书店版,第709页。

    ②钱谦益:《历代诗集小传》丙集《祝京兆允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99页。③钱谦益:《历代诗集小传》丙集《祝京兆允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99页。①祝允明:《题画诗》,见汪砢玉:《珊瑚网·书录》卷十六,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76—377页。②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祝京兆允明》,第299页。

    ③祝允明:《跋自书千字文、常清静经》。见《书法丛刊》第一辑,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38页。永(智永)师,兼以狂素(怀素)颠旭(张旭)”①。祝允明在师法晋、唐古人的同时,还对元以来的书家进行研究,比较长短得失,从中汲取营养。他说:“虞集如卤簿礼官,赞导应节,结束弄姿,稍远大雅;鲜于枢如三河壮侠,长袖善舞,豪鸷自擅,时落胡俗;邓文原如叠壁层城,不胜沈实;饶介如时花沐雨,枝叶都新;张雨如道士醮词,虽礼而野;倪瓒如金钱野菊,略存别韵;杨维桢如华译夷语,自堕侏■;陈璧如有若据坐,尚有典刑;宋克如初筵卤彝,忽见三代;解缙如盾郎执戟,列侍明光。”在博览泛学的基础上,祝允明探骊得珠,行笔沉着痛快,结体奇宕潇洒,既有法度,又能时出新意,笔势转动之中见点画分明之效,却无连绵缠藤之笔;变化多端,而合于法度;跌宕奇特,而老成不苟。他的行草澹古,显然是与楷书的深厚功力有密切的关联。

    祝允明的书法“乃今时第一”③,享有盛誉。四方人士常常携带钱物登门向他求字求诗。然而祝允明却经常推辞不见,沉湎酒色之中。有些人只好央求妓女,请她们代向祝允明索字索诗。

    祝允明晚年更是疏狂任性,挥霍无度,以卖字得钱用来饮酒作乐,每次把钱花光为止,或把钱散给客人,自己不留分文,以致日益贫困。有时出门时,债主群集于其后,他反而更加高兴。

    “春光满郊野,吾独爱西丘。碧水一池定,白云千顷流。散人歌小海,幼妓拨箜篌。远著谢公屐,高登王粲楼。人生一杯酒,又是系年游。”①“邢溪古岸头,日午泊行舟。两树李花发,一河春水流。英灵尚香火,豪杰不公侯。不尽古今恨,拂衣归去休。”②祝允明晚年的诗歌亦愈为清新平实,流畅通俗,大多写景抒情,吐露疏旷之感。

    嘉靖五年(1526),祝允明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七岁。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许多书法墨迹,存世作品有《六体诗赋卷》、《草书洛神赋》、《真草二体嵇康养生论》、《楷书梅花诗》等。祝允明还总结自己学书心得,写下《论楷书及扇书》,认为“一血,二骨,三肉,四筋,五员,六直,七平,八方,九结构,十变,十者备,谓之楷书”③;又写下《论章草》,主张:“章草须有古意乃佳,下笔重要,亦如真书点画明净,学者当以索靖、张芝、皇象、韦诞、月仪、《八月帖》、《急就章》为模范也。”④祝允明的诗文收入《枝山文集》(亦称《怀星堂集》)。此外,尚有《野记》、《罪知录》、《蚕衣》等文,及撰修《兴宁志》。

    ①祝允明:《草书李白歌风台卷》,曾可前跋。此卷墨迹藏北京故宫博物院。②祝允明:《评胜国人书》,见汪砢玉:《珊瑚网·书录》卷二四下,第720页。③徐渭:《又跋停云馆帖》,《珊瑚网·书录》卷二四下,第721页。

    ①祝允明:《枝山文集》卷三《偶游虎丘》,同治十三年开雕,元和祝氏藏版本,第19页。②祝允明:《枝山文集》卷三《春日过邢溪春申君祠》,第11页。

    ③祝允明:《论楷书及扇书》,见汪砢玉:《珊瑚网·书录》卷二三下,第640页。④祝允明:《论章草》,见《书法丛刊》第一辑,第38页。

    第四节沈周仇英沈周沈周,字启南,初号玉田,改石田,晚号白石翁,别署有竹居主人,长洲(今江苏苏州)相城人。生于宣德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27年12月10日)①。出身世代书香门第,父祖两代皆淡然轩冕,隐居不仕,寄情山水,诗画自娱,收藏图书典册宏富。少年时向伯父、父亲学习绘画,又向同县人陈宽学习经书诗文,聪敏勤奋,才华出众。十五岁时游南京,写百韵诗,受到巡抚崔恭的赞许。崔恭还以《凤凰台赋》为题,面试沈周的文才;他挥笔立就,词采烂发,崔恭不由得惊奇万分,把他譬为王勃。②沈周回乡后,学习益发勤奋,“及长,书无所不览”③。他为诗学李贺等晚唐诸家,“分刌比度”④,务求出语惊人;绘画多作小幅,山水尤佳。受家庭的影响,沈周决心效法父祖,游艺丹青,洒翰诗赋,寄趣林泉,与世无争地度此一生。

    景泰四年(1453),苏州太守汪浒赏识沈周的才学,乃推荐他应贤良科。沈周用《易经》占卦,得“遁”之九五,爻辞是“嘉遁贞吉”⑤,他非常高兴,隐居不仕的决心更加坚定,并因此而辞去荐举。父亲去世后,又有人劝沈周出去做官,他则仍以养母娱亲相辞。为了避开尘俗的喧扰,他特意在苏州城外购置了一栋房子,依竹林,傍水池,筑假山,建亭阁,颇多自然之趣;而房内陈列图书文物,窗明几净,可以静心进行诗文书画的创作。

    沈周潜心艺术,很少入城。他为人宽厚恤贫,孝悌好客,胸襟磊落;蔑视黑暗的政治,冷眼尔虞我诈的社会,追求精神上的爱好与人身的个性自由,而不介入名利是非之中,因而坦荡超逸,“风神散朗,骨格高古,碧眼飘须,俨如神仙”①。

    步入中年后,沈周的诗文改学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诸家,清新自然,如云容水态,若放马平原,似其胸次,不雕不琢,颇得真朴之趣,而难以方圆相囿。如《写怀寄僧》云:“虚壁疏灯一穗红,闲阶随处乱鸣虫。明河有影微云外,清露无声万木中。泽国苍茫秋水满,居民流落野烟空。不知谁解抛忧患,独对青山忆赞公。”②情高意逸,天真烂熳,因物赋形,意象俱新。他也有悲壮苍郁之作,如《从军行》云:“马上黄沙拂面行,汉家何日不劳兵。匈奴久自忘甥舅,仆射今谁托父兄。云暗旌旗婆勒渡,月明刁斗受降城。左贤早待长绳缚,莫遣论功白发生。”③踔厉顿挫,横绝四海,风度如陆游,洋溢忧国爱民之情。

    沈周的题画诗最为格高调雅,闻名远近,如“钓竿七尺玉,夕阳千叠山;①据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沈石田·沈石田先生年表》,香港幸福出版社1960年版,第21、32页。②据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石田先生沈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新一版,第290页。③《明史》卷二九八《沈周传》。

    ④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石田先生沈周》,第290页。

    ⑤文徵明:《文徵明集》卷二五《沈先生行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95页。①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石田先生沈周》,第290页。

    ②沈德潜等:《明诗别裁集》卷四《沈周》,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页。③沈德潜等:《明诗别裁集》卷四《沈周》,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页。山客恰好晚,正及鸟飞还”;“草亭跨水沧浪间,翠云零落雨痕于。如今剩写江南意,一带青山隔岸看”等④,才情风发,平淡多趣,与画相配,别具浪漫潇洒之意。他的绘画初学董源、巨然、李成诸家,中年以后乃学倪瓒、黄公望等人,并且在四十岁后,拓为大幅;笔墨疏秀,却坚实豪放,沉着雄浑,墨气淋漓。沈周于山水、人物、花鸟、禽鱼、蔬果之属,无所不精。他“凡有所作,实力虚神,浑然有余”,落笔“似其为人,浩浩落落,自得于中,无假乎外”⑤;“澹逸深永,有突入南宋人者”①;他的作品“笔墨清润,而于染渲之际,元气淋漓,诚有如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②,颇类唐人王维。

    沈周还擅长书法,学宋人黄庭坚,放纵遒劲。他常常自作画,自题诗,诗书画相得益彰。所绘《东庄图》、《沧洲趣图》、《仙山楼阁图》、《三桧图》、《夜雨图》等,大多描绘江南风光,以丰富的想象与真切的感受,表现祖国山河的锦绣、风光的明媚,寄托着自己热爱自然、热爱自由的高雅情趣。

    沈周的画风,继承“元四家”的写意风格,粗放磅礴,使明初以来院派纤细拘谨的画风相形见绌。他的学生文徵明、唐寅等,继之而起,终于改变了院派在画坛占统治地位的局面,使“文人画”能够复振,而且形成了明代的文人画流派——“吴门画派”,得以领一时风骚。

    沈周虽然高致绝人,但却和易近物,凡小贩、农夫、牧翁等持纸来向他索画,他多予以满足;即使有人以赝品来请他题句,沈周也乐然应之。故而京师、闽广等地来求画者,非常踊跃。

    有苏州太守曹某,下令征集画工为新衙署绘屋墙,查画家名单中有沈周,便遣衙役通知沈周应征作画。有人劝他去拜会达官贵人,以解除这项差役。沈周回答说:“往役义也,非辱也!求免而往,则贱耳!”结果还是服完这次差役。尔后曹太守进京述职,吏部官员向他打听沈周情况,太守不知何指,姑且唯唯而已。后来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又问:“沈先生有书信吗?”曹太守更加惊慌,茫然无言以对。他出来后,急忙向侍郎吴宽打听:“沈先生何人?”方才知道沈先生就是上次自己征集的画工沈周,感到非常惭愧。曹太守回苏州后,不先回家,而是直接去拜访沈周,赔礼道歉,引咎自责。①沈周除到虞山、苏杭一带近处游览外,因侍奉老母,没有到远方去游览名胜。他的母亲活到九十九岁才去世,这时沈周也年已八十。他虽年迈,“而聪明不衰,酬对终日,不少厌怠。风流文物,照映一时”,人们以为“百年来东南文物之盛,盖莫有过之者”②。正德四年八月初二日(1509年8月17日)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沈周的诗文著作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石田杂记》、《杜东原先生年谱》等。传世绘画作品有《溪山暮雪图》、《万松图》、《西园八咏册》、《洞庭秋霁图》、《风雨孤帆图》、《庐山高图》、《盘菊幽赏图》、④沈周:《题画诗》,转引自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沈石田》,第18—19页。⑤方薰:《山静居论画》,转引自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沈石田》,第13页。①曾农髯:《跋沈石田山水册》,转引自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沈石田》,第14页。②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九《画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7页。①据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二七《沈周传》,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532页。②文徵明:《文徵明集》卷二五《沈先生行状》,第596页。

    《虎丘图》、《杏花图》、《慈鸟图》等。③沈周一生,逍遥超脱,名利两忘,献身诗画创作,使一度沉寂的“文人画”得以复兴,金声玉振,重振风采。他出类拔萃,开风导气,被推为“吴门画派”的宗师,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同称“吴门四大家”。

    仇英仇英(约1502—约1552)①,字实父、实甫,号十洲,原籍太仓(今属江苏),后移居苏州。出身贫寒,年轻时为油漆工匠。他笃爱绘画,常常试绘山水、人物等漆画,以技艺精巧而引起画家周臣的注意。周臣发现仇英有超群的绘画才能,因而把他收做门徒。从此,在良师的指导下,绘画水平与日俱增。

    周臣的绘画师法宋人马远、夏圭,注重笔墨技法的基本功夫,被视为“院体中一高手”②。受周臣的影响,仇英也特别注意笔墨基本功的训练,精于临摹,“于唐宋名人画,无所不摹写,皆有稿本”③;“粉涂黄纸,落笔乱真,至于发翠毫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④。

    仇英临摹古人的作品,凡山水、界画、花鸟、人物,无所不学,绘有《临宋人山水界画人物画册》、《临宋人花果翎毛画册》、《临贯休白描十六罗汉卷》、《摹李昭道海天落照图》、《摹松雪沙苑图》、《摹赵伯驹桃源图》、《临赵伯驹光武渡河图》、《临王维辋川图》、《仿李龙眠揭钵图》等。⑤在临摹古人的基础上,他既汲取了院体画家的精细纤密,又学到文人画家的雅逸放纵,于南北诸画派的长处皆有心得体会。

    仇英在技法上的学习不专一家,而是撷取诸家之长,熔于一炉,形成自己的风格。如他所绘《湖上仙山图》,“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人物师吴元瑜,设色师赵伯驹,资诸家之长而浑合之,种种臻妙”①,不一而足。又如所绘《玉洞仙源图》,亦“近仿鸥波,得其轻清之致;远追摩诘,乃多沉着之笔。而人物师李龙眠,尤能须眉变换,殆有古必参,无体不化”②。后来,仇英又结识了“吴门画派”大师文徵明。文徵明是讲求笔墨雅致、追求画外之意的文人画家,仇英虚心向他学习,得到文徵明的赞许,所绘工而雅逸,富有盎然生意。他虽然不能作诗文题跋,就连印鉴也盖在画面不显著的位置上,不像一般文人画家诗、印、书法俱美;但是,他“天赋不凡,六法深诣”,笔墨“自有沉着痛快处”,而无“专事雕缋”之意,风格“萧③据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文物出版社出版;日本铃木敬等:《海外所存中国绘画目录》,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出版。

    ①据徐邦达:《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仇英生卒年岁考订及其它》,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41页。

    ②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九《画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8页。③茅一相:《绘妙》。

    ④民国《吴县志》卷七五上《艺术列传·仇英》。

    ⑤据安岐:《墨缘汇观》,张丑:《清河书画舫》,吴升:《大观录》,邵松年:《古缘萃录》,汪砢玉:《珊瑚网·画录》等。

    ①张丑:《清河书画舫·仇英湖上仙山图》。

    ②吴升:《大观录·仇英玉洞仙源图》。按:“鸥波”即元人赵孟頫。

    疏简远,以意涉笔”③,与文徵明、唐寅等名家的雅逸之趣,不相上下。嘉靖初年,文徵明还为仇英绘《独乐园图》作记,亲自题于图上;祝允明也以自己所书长篇经文,请仇英补绘《赵文敏写经图》④。一些文士,如陆安道、周幼海、许初等,也纷纷改变看不起画工的孤陋之态,愿与仇英结交,为他的作品题诗赋文,备加称赞⑤。在文人画中心的苏州艺坛,仇英以其秀雅纤丽的画风,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占有一席显著的地位。

    仇英的人物画以仕女为最佳,他丫丫电子书的仕女,自然传神,灵秀韶韵;落笔细精谨微,形态各具,如《胡笳十八拍图》、《西厢传奇图》、《昭君出塞图》、《列女图》等,继承了宋人行笔秀润、设色浓艳的传统,形神兼备,颇具功力。此外,如《春夜宴桃李园图》、《蕉阴结夏图》、《移居渡水图》、《临流诗意图》等,人物神采奕奕,幅幅精工,一笔不苟,却极有士气,学宋徽宗而得其精,仿李公麟而得其犷。他所临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笔力刚健,造型准确,富丽繁华,而极有蓬勃之趣;无论是楼阁的细微精工,或者是人物姿态的千变万化,都富有新意,精细层累,典雅华贵,有出神入化之妙。

    仇英的山水画,以青绿重彩见称,如《桐阴清话图》、《桃源高隐图》、《子虚上林图》、《仙山草庐图》等,金碧辉煌之中,带有飘逸优雅之气;翠色满目之间,孕育淡然冷寂之感。虽然丹碧交映,林木掩然,峰峦重叠,殿阁纷纭,却给人以庄重、清幽之象,工而能雅,风韵潇洒。

    周臣去世后,仇英更是名著艺苑,独步一时。后来,他应嘉兴项元汴之邀,入其帷幕,充当画客。项氏收藏古人法书名绘富甲江南,仇英得以“览宋元名画,千有余矣;又得性天之授,餐霞吸露,遂为独绝之品,声重南金”①。

    仇英作画,神情十分专注,“耳不闻鼓吹阗骈之声,宛如隔壁;钗钏戒顾”。②他所作无论是大幅中堂,还是册页扇面,无不惨淡经营,竭尽心思,构图精细严谨,设色繁复周到,很少有败颓之笔。而一些长轴大卷,如《清明上河图》、《兰亭修禊图》、《职贡图》、《上林较猎图》等,往往需要数月功夫才能完成,有的甚至历时二、三年才能完成。①长期的刻意绘事,耗去了仇英许多心血,以致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年仅五十,便遽然去世。②仇英虽然不像沈周、文徵明那样,以绘画消遣娱乐,颐养精神,获得高寿,但是他的作品,笔墨流畅,风韵雅逸,工而能秀,精而能犷,沿着文士画的方向不断地得到提高,因而人们把他与沈周、文徵明、唐寅相提并论,称作“吴门四大家”,视为明代中叶文人画的巨子。

    仇英的绘画作品传世较广,有《临雀白竹鸥图》、《竹院逢僧图》、《摹宋元六景图册》、《白描观音像》、《莲溪渔隐图》、《归汾图》等,其中③方薰:《山静居画论》,见《美术丛书》第三集第三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86页。④据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仇十洲·仇十洲先生年表》,第21—22页。⑤据汪砢玉:《珊瑚网·画录》卷十七,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145—1146页。①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仇十洲·仇十洲先生年表》,第7页。

    ②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

    ①据温肇桐:《明代四大画家·仇十洲·仇十洲先生年表》,第23页。②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

    不少作品流传海外,至今仍被人们视为至宝,得到妥善的收藏。③仇英之女仇珠(号杜陵内史)、孙仇世祥,亦善绘画。④③据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文物出版社出版;日本铃木敬等:《海外所存中国绘画目录》,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出版。

    第四十四章回回诗人明代回回有不少诗人,其中以丁鹤年最负盛名。金大车在南京,锁懋坚在杭州,马继龙、闪继迪等在云南,也都享有令誉。

    ①本文采自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卷二八、二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一节丁鹤年及赛景初等丁鹤年丁鹤年(1335—1424),号友鹤山人。曾祖阿老丁、曾叔祖乌马儿是元初西域巨商。元世祖西征时,财力匮乏,阿老丁、乌马儿兄弟把全部资财奉献,并从军。元朝以功授官,阿老丁年老不愿仕,特赐田宅留京奉朝请;乌马儿擢道宣慰使,后拜甘肃行中书省左丞。其祖苫思丁累官至临江路达鲁花赤。其父职马禄丁,四十岁始入仕任临川县簿,后迁武昌县达鲁花赤,性豪迈,有惠政,解官之日百姓为之建“种德堂”,并请求留居武昌,遂为武昌人。

    职马禄丁有五子,鹤年最幼,兄弟皆业儒,四个兄长中有三人举进士,其中有爱理沙,字允中,官翰林应奉;烈瞻,官至万户。其姐月娥,亦富有才学。鹤年十二岁时丧父,“幼时读书皆月娥口授”①。

    丁鹤年从小习儒书,就读于南湖书院,十七岁即精通《诗》、《书》、“三礼”。曾师事豫章名儒周怀孝。在诸弟子中周独器重鹤年,欲以爱女妻之。鹤年以母老,兄皆在外而辞。

    丁鹤年不求仕进而厉志为学。幼时其父欲使他袭荫叔父桓州官职,鹤年辞之曰:“吾宗固贵显,然以文学知名于世者恒少,吾欲奋身为儒生,岂碌碌袭先荫,苟取禄位而已耶?”②至正十二年(1352),徐寿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克武昌,年仅十八岁的丁鹤年将生母冯氏安顿于城郊,护侍嫡母顺长江东逃至镇江避难。后嫡母病逝于镇江,他徒步往浙东投奔任定海县令的从兄吉雅谟丁③。由于浙西日乱,当时江南行御史台移治奉化,不少名公大臣赏识丁鹤年的才干,推荐他做官,都被他一一回绝。不久,吉雅谟丁去世,鹤年生活无依无靠,几乎陷于绝境,只好“或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食僧舍卖药以自给”④。当时,浙东一带属方国珍的势力范围,方氏“深忌色目人,鹤年畏祸迁徙无常居”⑤。在浙东海岛潜踪匿迹,逃亡避祸,不得不“居简便夷俗,含凄效越吟”⑥。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亡。政局逐渐安定,丁鹤年在定海海边筑室定居下来,名其室为“海巢”。明洪武十二年(1379),各地交通多恢复,丁鹤年告牒武昌长官回乡迁葬生母遗骨。回武昌后,几经周折,终于寻找到生母冯氏埋葬之所,将其尸骨迁至武昌城西寒溪寺后山父墓旁。

    丁鹤年后半生主要是在杭州和武昌两地度过的,其间他曾游历江西、安徽、吴越、湖北、湖南等地,也有人说他到过四川。①丁鹤年晚年有较长一段时间隐居杭州,八十岁时曾代杭州父老作《送周①乌斯道:《春草斋集》卷七《丁月娥传》。

    ②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高士传》。

    ③一说是丁鹤年亲兄。

    ④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高士传》。

    ⑤瞿佑:《归田诗话》下。

    ⑥《寄乡亲济阳公》。

    ①《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七。

    (一作月)侍郎定江浙赋税还大都》一诗。乾隆《钱塘县志》说他“晚习天方法”,参加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最后,他结庐于父墓旁。永乐二十二年(1424)卒于武昌,葬于武昌寒溪寺后的山上。②丁鹤年是元末明初很有影响的诗人,在当时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一生漂泊,诗多有遗失。曾自编《海巢集》,他的诗在明清两代中均有刻本和抄本流传,各种版本收诗数目不尽一致,以艺海珠尘本《丁孝子诗集》为最多,共收诗三百四十六首、铭五篇。丁鹤年尚有文集,可惜没有流传下来。丁鹤年早年是在大动乱中度过的。他的不少诗篇真实地描述了他“避地长年大海东,萧条生事野人同”③的悲惨处境。在《腐儒》一诗中,他沉痛地写道:落魄乾坤一腐儒,生逢四海日艰虞。

    异邦作客歌黄鸟,空谷怀人咏白驹。

    岂有纵横干七国,亦无词赋拟三都。

    时危那敢辞贫贱,第恨长年走畏途。

    战乱连年,兵戈四起,元朝在各族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摇摇欲坠。而作为元朝功勋之后的丁鹤年,不但“有家不可归”①,而且仲兄烈瞻、姐姐月娥都死于战乱之中。丁鹤年百忧并集,千愁齐聚。思乡,忧国,怀亲,悲己。于是,“志国怀乡一寸心”②,“一寸丹心都是愁”③,便成为他这一时期诗歌的主旋律。

    丁鹤年忠于元朝。他清醒地感到元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心急如焚,但又束手无策。他看到元朝官吏的**,同情人民的疾苦,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在《题余姚叶散常州判海堤卷补先兄太守遗阙》中写道:呜呼!只今四海俱横流,平地风波沉九州。

    苍生引领望援溺,州县有官非叶侯。

    州县有官非叶侯,御灾谁复忧民忧?

    无人忧民忧,而农民起义的风暴已席卷全国。丁鹤年看清了“有柱难擎杞国天”④的局面,只好“惆怅无人解补天”⑤,祈求“天运行将返治平”⑥。元亡不久,丁鹤年写了《自咏十律》组诗,格调悲苍凄恻,集中体现了丁鹤年当时的政治态度和内心世界。如第一首诗写道:长淮横溃祸非轻,坐见中流砥柱倾。

    太守九江先效死,诸公四海尚偷生。

    风雪意气惭豪杰,雨露恩荣负圣明。

    ②清光绪《武昌县志》卷九《冢墓》。

    ③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九。

    ①《岁百忧集》。

    ②《九日登定海虎蹲山》。

    ③《劳劳》。

    ④《逃禅室与苏伊举话旧有感》。

    ⑤《题族兄马子英进士竹石嘉树图》。

    ⑥《寄张廷言》。

    一望神州一搔首,天南天北若为情。

    对元朝的覆灭表现了无限的沉痛和惋惜,对自己未尽到臣子职责感到无限的惭愧和悔恨。他希望有朝一日元朝再次兴起:洪运未移神器在,周宣汉武果何人?(之九)

    独有遗民负悲愤,草间忍死待宣光。(之六)

    所以,戴良在《鹤年吟稿序》中指出:“一篇之作,一语之出皆所以寓夫忧国爱君之心,愍乱思治之意,读之使人感愤激烈,不知涕泗之横流也。”①丁鹤年是饱蘸自己的血泪写诗的。

    历史的潮流无法阻挡,元亡的现实不可抗拒。丁鹤年决心做一个元朝的“草泽遗民”,“偷生江南”,唯求“只留清气在人间”②。

    浪迹浙东时,丁鹤年常常隐匿佛道寺院;与僧道唱和,有《方外集》之作,其中多寄怀之诗。

    丁鹤年大半生是在明朝度过的。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时,他年仅三十四岁。明朝建立后,社会日渐安定,丁鹤年的心境也逐渐平静下来,有时还颇为舒畅,他在《武昌南湖度夏》一诗中写道:湖山新雨洗炎埃,万朵青莲境里开。

    日暮菱歌动南浦,女郎双桨荡舟来。

    丁鹤年由于长期生活在下层人民中间,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所以对明初安定的政治局面和明朝的政绩是给予赞扬的。如《送周侍郎定江浙赋税还大都》一开头就说:“戈甲三边静,车书四海同。时平尚文治,第士明光宫。”对明朝削减赋税的措施,丁鹤年也极力称赞:宣朝廷德意,问闾阎疾苦。

    游民亦占籍,编户悉安堵。

    力役均平赋敛轻,去者讴歌来鼓舞。

    目击盛事,岂容缄默,乃歌曰:生逢舜日当尧天,经营内外皆英贤。

    八十衰翁百无外,茅檐击壤歌丰年。

    但是,丁鹤年的出身和身世,特别是他的忠孝思想,使他始终抱着忠于元朝的态度。他曾著诗赞颂抗元“死节”的南宋士大夫是“端合附高名”①;对于仕明的人,他可以结合为朋友,可以鼓励他们建功立业,但他本人却对元朝忠贞不二。他谢绝了推荐、邀请,不做明朝的官,以“遗民”终老一生。他有一组《采莲曲》,从内容到情调均为后期作品。这组诗以情歌的形式表达了他的气节情操,其中一首写道:采莲复采莲,争如采荷好。

    花谢叶独存,团圆以终老。另一首写道:莲开花覆水,莲谢藕在泥。

    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

    他要“团圆以终老”,决不“随波东复西”。丁鹤年时刻都没有忘怀自己是先朝遗民。国破家亡的阴影仍然笼罩在他的心头。因此,他在明初写的诗仍蒙上一层哀怨忧愁的轻纱。有些诗虽比战乱时的诗委婉含蓄,但因时过①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三。

    ②《赠表兄赛景初》。

    ①《题宋贡士袁庸死节传后》。

    境迁,痛定思痛,更显得冷静深沉,艺术上也更趋老成,如《重到西湖》:涌金风月昔追欢,一旦狂歌变永叹。

    锦绣湖山兵气合,金银楼阁劫灰寒。

    雪晴林野梅何在,霜冰苏堤柳自残。

    欲买画船寻旧约,荒烟野水浩漫漫。

    澹居老人至仁在《海巢集题后》云:“鹤年予友也,其诗忠义慷慨,有骚雅之遗意焉。”正点出了丁鹤年诗的主要特点。

    丁鹤年的诗在艺术上善于学习古代诗人和元朝诗人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鹤年既绝意于功名,惟覃思吟咏。故所得颇深,尤长于五七言近体,往往沉郁顿挫,逼近古人,一无元季纤靡之习。”特别是他的怀乡志国之作,情真意切,雄浑悲苍,又“炼句精致”。他的古体诗语言朴实,晓畅自然。他的题画小诗数量多,质量高,清隽流丽,富于情趣。如《题天柱山》:枝翠五云中,擎天不计功。

    谁能凌绝顶,看取日升东。

    丁鹤年的诗在元末明初别树一帜,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是萨都刺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回回诗人。

    丁鹤年不仅以诗鸣于世,而且以孝子之名轰动一时,他主张做人“毋忘孝与忠”①。时人乌斯道曾撰《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②,详细记载了丁鹤年回乡迁葬父母遗骨的经过,诗开头就赞叹道: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因此,丁孝子之名广为传诵。清乾隆年间重刻他的诗集,“艺海珠尘”本即以《丁孝子诗集》题其集名。

    赛景初丁鹤年的表兄赛景初,是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的曾孙。其祖纳速刺丁,其父乌马儿,皆元朝显宦。

    赛景初是元末明初著名回族曲家、书法家,惜其作品未有流传。《录鬼簿续编》载其名,并曰:“公天性聪明,姿状丰伟,幼从巙文忠公学书法,极为工妙,文忠深嘉之。”曾任常熟判官。元末张士诚据吴,赛景初在其幕下任将军之职③。朱元璋灭吴后,赛景初隐居杭州,以鬻字为生。丁鹤年《赠表兄赛景初》写道:“萧条门巷旧王孙,旋写黄庭换绿樽。富贵倘来还自去,只留清气在乾坤。”描述了赛景初晚年的处境和生活。

    吴惟善①《送赤土矶巡检徐白任满》。

    ②《春草斋集》卷七、卷二。

    ③张宪:《玉笥集》卷八《简景初》云:“千里淮吴府,先登得壮侯。马蹄开鸟阵,虎气绕蛇矛。春酒花攒帽,秋筝目满楼。幕宾虽老病,曾识旧风流。”此外,有卷五《临安道中寄赛景初》,卷九《送赛将军入吴兴收集故业》、《春日寄赛将军》、《留别赛景初》等。

    吴惟善,樊川人,也是丁鹤年表兄,履历与生卒年不详。《丁鹤年集》后附其诗五首。

    吴惟善学问渊博,他的诗讲究章法,富于联想。如《寄武昌诸友》:黄鹄山前汉水濆,一时英俊总能文。

    金钗佐酒年俱少,银烛钞书夜每分。

    雁杳鱼沉劳远思,狼贪羊狠绝前闻。

    兵戈故国知谁在,目断西南日暮云。

    又如《小游仙》之二:河汉无声海月寒,长鲸吸浪洞庭干。

    一声铁笛风云动,人在危楼第九栏。

    这首诗想象丰富,情调低回,寄托了元末士大夫的哀思。

    杨应奎杨应奎,为明代北方回族诗人。字文焕,号渑谷,生年不详,卒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正德六年(1511)进士及第,历任仁和县令、兵部主事、礼部员外郎、临洮知府、南阳知府,遭人中伤而被免职。杨应奎亦为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的后裔。明初,其六世祖莫苏奔益都,遂为益都人。因世居宛平之羊市,故改姓杨。其父鸾,字世享,府学生,累应举不第,博学有文才,善诗文,精书法。

    杨应奎性直敢谏,在礼部任上因上书讽谏帝后而出为临洮知府。在临洮任上,整顿驿政,开凿水渠,引洮河水灌溉农田,深得民心。后迁南阳,荒年开仓救济百姓,又带领民众修筑堰堤,引水灌田。南阳百姓感其德,立生祠祀之。

    杨应奎曾纂修《临洮府志》、《南阳府志》,著有《渑谷集》,已佚。

    晚年居乡,结诗社,以吟诗唱和为乐。诗社八人之诗收入《海岱会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诗皆清雅可观,无三杨台阁之习,亦无七子摹拟之弊,故王士祯称其各体诗皆入格,非苟且者。”

    第二节金大车等江南诗人金大车金大车的先辈是默伽(即麦加)人,东来后居永平(治所在今河北省卢龙),明太祖赐姓金,徙其高祖洵于江宁(今南京),遂为江宁人。父名贤,字士希,号东原,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任仁和知县,入为兵科给事中,出知大名府,改知延平。金贤“性资颖敏,魁岸闳达,有巨人度”,为官“不亢不随”。改知福建延平府时,他已厌倦仕途,多次表白说:“官非我志矣”,随上疏乞挂冠还乡。晚年,居家著述讲学,与朋旧为乐。“嘉靖七年(1528),大礼成推恩进亚中大夫。年七十一卒于家。”①金贤少年曾学《易》于吴彦华,并治《春秋》学,著有《春秋纪愚》。

    《明诗纪事》丁签卷九录其诗《赠刘松隐》一首:“松隐先生屏俗缘,三层高阁咏游仙。我来不解琴中理,但乞松风白昼眠。”金大车出身在这样的士大夫家庭,少年时就读了不少的书。他和弟大舆都曾随当时文坛巨宿顾璘学诗,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金大车(1491—1536),字子有,号方山。少年才华横溢,“方弱龄,学举子业,已能作奇语,为京师诸名辈所赏异”①。后学诗于顾璘,在同学中最为顾氏爱重。他又与陈凤、谢少南等修文会,其诗“词义双美,每一篇成,同社咸敛衽辍思焉”,深受好友的推崇。他从小有抱负,在《通中赠同行许仲贻》中写道:“勿翦凌空翼,君知黄鹄不?”嘉靖四年(1525)乡试中举。他自恃才高,连续四次参加会试。他的几位挚友,大多先后及第,而他却连连落选。凭他的举人身份及身在官场的名师好友,想做个小官还是不难的。但他“懒向权门试曳裾”②,故终生未得一官半职。他的家境日渐贫困,不得不依其妻族,中年便在忧愁悲苦中亡于旅途。

    强烈的进取之心和屡次落第,给金大车的心灵上造成了不可解脱的矛盾。他在诗中抒发郁积心中的悲忿:“十年来往青袍在,赢得霜伴两鬓秋。”③“潦倒泥涂空白发”④,“年侵四十多穷愁”⑤。一种被世所遗的苦痛心情折磨着他,“忧”、“愁”、“悲”、“苦”构成了他诗歌的基调:“强颜于世计益讹,丈夫未遇奈若何?”①“世网何维挚,始愿差已非。进虞世路险,退苦生事微。高揖谢尘鞅,常与世人违。”②“琴书可消忧,不受樊笼役。”③尽管才华出众,气质非凡,但英雄无用武之地。金大车断绝了仕途的幻①顾璘:《息园存稿》文六《东园金先生传》。城《息同存椰文六《东园金先生传》。①陈凤:《金子有传》。

    ②《怀陈汝芳》。

    ③《济阳道中》。

    ④《寄许仲贻》。

    ⑤《与舍弟子坤、高进思、陈羽宴集》。

    ①《赠别郑三》。

    ②《感怀二首》之二。

    ③《归途杂思》之四。

    想,从著书立说、吟咏诗章中寄托志向,寻求解脱。在他的大多数诗篇中,怀才不遇的愤懑,奔走谋生的痛苦,疾世傲俗的清高,无可奈何的心境,交织在一起。长期不得志的处境,加之行义好施、不善理财,家境日贫,生活清苦。这就使他较多地接触了下层社会,亲眼看到了一些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他在《归途杂诗》之二写道:我昔游齐东,数醉村家酒。

    今日经古途,访之寂无有。

    惆怅憩空林,偶值苍颜叟。

    为言遭岁凶,饥寒苦奔走。

    布褐不掩形,藜藿不充口。

    沟壑半流离,十室空**。

    我闻泣沾裳,伫立不能久。

    寄谢当涂人,此意还知否?

    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荒年农民的苦难生活,具体地描绘了当时农村的悲惨情景。

    金大车还写了一些记述旅途生活和游览山水的诗,有些诗能在严谨的格律中写得朴实自然、生动真切,如《淮**中》:宵发清江浦,朝来白马湖。

    村童拾萍梗,水鸟集菰蒲。

    索缆雨初歇,发舡人竞呼。

    居民尽南语,渐喜近归途。

    金大车的诗虽受当时统治诗坛的复古诗派的影响,但由于他低下的社会地位以及清贫的生活,他没有完全走上盲目拟古的歧途。他的诗尽管内容比较单薄,题材比较狭窄,但却摆脱了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窠臼。他主张诗歌要着重抒发感情。他说:“诗也者志之征也,志蕴诸中而言出焉。”①他的诗感情真挚,深沉含蓄,如潜流回萦,有一种内在的力量。由于他的处境和心情,他的不少诗给人以压抑之感。

    大车以五言见长,语言朴实自然,格调细腻深幽,表现了恬澹舒缓的意境。钱谦益在《列朝诗集》丁集第七中说:“子有诗法襄阳(孟浩然)随州(刘长卿)”,是有一定道理的。著作有《子有集》,收入《金陵丛书》刻本。又有《方山遗稿》,已佚。

    金大舆金大舆,字子坤,号平湖,生年不详,约晚于金大车两三年,卒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以后。酷爱诗歌,“有耽诗之癖”,“不以壮暮而废吟”,“不以泰约而辍咏”②。著有《子坤集》。早年“游思故籍,极意述造,通览六纬,穷研五际”③。他也曾热衷功名,参加乡试。但连个举人也未考中,断绝了仕进的希望。为人正直不阿,“南都贵人多访,人去不答”①。他“又雅①顾璘:《浮湘集跋》。

    ②黄姬水:《金子坤集序》。

    ③黄姬水:《金子坤集序》。

    ①《列朝诗集》丁集第七。

    不事生产,而贫顾日益甚,所居蓬室污下,脱粟不厌。而子坤处之泊如也”②。黄姬水说他:“岂因贫贱事干谒,闭门著书无斗粮。犹耻王孙一饭惠,未忘侠烈五陵狂。”

    金大舆一生写了大量游览山水、述志咏怀之作,诗中大多浸透着强烈的愤世疾俗之情,不像其兄诗流露出那么浓厚的感伤情调和无可奈何的心绪。他在诗中写道:“我本丘壑人,远谢当涂客。”③“君子图鼎勒,宵人甘泥蟠。大歌种豆诗,聊以灌吾田。”④“愿言谢天罚,穷居逃世网。”⑤这类表面甘于清贫的隐居生活,骨子里充满愤愤不平的诗句,在大舆诗篇中处处可见。在《伯兄忌日》中,他对封建社会的不平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大声疾呼:“莫言贫贱长可欺!莫言富贵长可守!陈梁罗绮不重开,王谢楼台复何有?”⑥对不合理的现实进行了激烈的谴责,甚至是诅咒了。他在《哀吴中》中写道:君不见三吴自古说繁华,朱户雕梁千万家。

    春到青山争拾翠,秋来绿水采荷花。

    士女游人青雀舫,王孙公子七香车。

    香车雀舫相追逐,岁岁骄奢欢不足

    自言观赏复年年,谁知海上动风烟。

    五湖不见寻芳棹,三柳俄惊泛虏船。

    吴岫乱麻堆白骨,横塘衰草编戈铤。

    虚征恶少催骄虏,浪说将军有控弦

    甲士孤城守戍楼,举头村落尽墟丘。

    荆榛乱塞无平路,沙岸奔崩有急流

    勤王交广军,勇悍知无敌。

    上将分符领重兵,招摇映日转旌旗。

    龙城王气千年在,鱼海妖氛有日平。

    明代中叶以后,国势日微,倭寇屡次侵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金大舆在这首诗中具体描绘了倭寇入侵给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揭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高官贵族的骄奢**;痛斥了当政的将领们在抗敌时的昏愦无能;表现了中国人民能够退敌、保卫疆土的坚定信念。但是,面对外敌的巨大威胁和国内政治的昏暗,明廷却不知清明政治,仍然任用奸佞,结党营私,妒贤嫉能,打击异己,使许多有胆有识之士报国无门。他对此深有感触,更加抑制不住内心的忧愤:而今海上风烟动,白骨如麻死者聚。

    国贼早储递相催,羽檄飞符日转送。

    见金不学鲁仲辞,哀时谁作贾生恸。

    志士幽人空泪垂,经时离乱有余悲。

    ②黄姬水:《金子坤集序》。

    ③《春日雨中访许刑、曹子夏二首》之二。

    ④《奉送伯兄方山子春试三首》之三。

    ⑤《移古二首》之一。

    ⑥《秋日登高咏怀》。

    已嗟身世终难料,况复虚名何所为?

    君今蹭蹬不须叹,满地兵戈行路难。

    且为言笑对儿女,村沽浊酒醉青山。①这些诗中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的形象,正是金大舆自己。

    金大舆也写了一些田园诗和山水诗。有些诗写得恬静,有些诗写得清新,特别是一些绝句,写得新鲜活泼,意趣横生。如:《白下春游曲》之一:江南春暖杏花多,拾翠寻芳逐队过。

    满地绿阴铺径转,隔枝黄鸟近人歌-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中国通史》最新章节! 作者:中国通史所写的《中国通史》为转载作品,中国通史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中国通史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中国通史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中国通史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中国通史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中国通史介绍:
16K小说网
(电脑小说站)
(手机小说站wap.)